基金项目:重庆市垫江县科技计划资助项目(djkjxm2015jsyfysfyy023)。
【摘 要】 目的 明确留守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及影响因素,完善流行病学监测及管理,为留守妇女RTI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留守妇女及非留守妇女共360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殖健康相关问卷及实验室检查对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情况、RTI病原体分类及构成、RTI与年龄的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360名调查对象中检出8例梅毒螺旋体感染、28例沙眼衣原体感染、48例解脲支原体感染、16例淋球菌感染、16例滴虫感染、28例真菌感染。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对输血传染、注射传染、性交传染、孕妇胎传、母乳喂养及蚊虫叮咬等艾滋病已知传播途径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留守妇女对同桌吃饭这一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明显高于留守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妇女感染性传播RTI(除艾滋病)及非性传播RTI疾病的风险均明显高于非留守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支原体感染最为明显;各年龄段留守妇女性传播与非性传播RTI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性传播RTI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而非性传播RTI发生率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 结论 加强留守妇女RTI防治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健康筛查及干预,有助于降低留守妇女RTI的风险。
陈 智,李 奕,孙良梅,陈 英,杜志斌.留守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4):3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