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救助情况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重庆市九龙坡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九龙坡科委发〔2017〕55号)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九龙坡区内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救助情况。 方法 选取该中心200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2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收集,整理并获取相关信息。 结果 流浪精神病患者由公安机关接警后送入该院,其中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占22.01%,精神分裂症占19.62%,分裂样精神病占11.96%,情感性精神障碍占11.48%,精神发育迟滞占7.81%,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占4.78%,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占4.3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占4.07%,乙醇所致精神障碍占3.59%,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占2.39%,阿尔茨海默病占2.10%。患者住院时间为1~1 642 d。32%的患者经治疗后好转由家属接出院,66%的患者待病情稳定由救助站接走送回原户籍地,2%的患者因精神发育迟滞、痴呆、严重精神残疾不能说出家庭地址滞留在该院。 结论 疾病严重程度低和家庭经济文化水平高有助于减少精神病患者流落街头。年龄、疾病种类、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是导致精神病患者流浪的独立危险因素。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袁蕊,刘波,伍敏.82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救助情况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07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